發布者:佚名    發布時間:2010-03-05    分享到:
繼去年我國煤炭進口顯著增長之后,1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接近歷史紀錄。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,1月煤炭進口較去年同期增長438.3%,達到1607.8萬噸。摩根大通的研究報告認為,隨著能源需求迅速膨脹,以及政府日益向保存國內資源傾斜的政策,預計中國今后幾年依然會是煤炭凈進口國。
去年12月我國煤炭進口量為1638.5萬噸,創下歷史最高水平。1月份煤炭進口量環比雖然下降了1.87%,但凈進口量仍穩定在大約1400萬噸的 高位。對于進口保持高位的原因,分析人士認為,從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冬季電煤炭需求一直處于緊張態勢,今年1月份也有很多電廠儲備春節用煤,均使得電煤 需求保持相對高位,不少電廠開始轉向海外進口煤炭。尤其是華南地區電企越來越多地采購進口煤,不僅價格低,從菲律賓或馬來西亞到華南的運距比秦皇島短。數 據顯示,目前秦皇島港5500大卡電煤價格為每噸720元-730元,加上海運費,運往廣西沿海將比越南煤每噸至少貴30元。
但進入2月份尤其是春節后,國內煤炭供應形勢已經有所改善,煤價走勢明顯跳水,半個月最高跌幅達50元/噸,煤炭運價也因為煤炭交易清淡而跌幅較大。據上 海航運交易所的信息顯示,煤炭運價春節后跌幅在一成以上。專家稱,長期來看中國對進口煤炭將更依賴,短期來看,電煤需求趨于緩和,冶金煤進入旺季。摩根大 通中國證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發布研報指出,隨著能源需求繼續迅速膨脹,運輸難度和煤礦整合仍然制約著供應,以及政府日益向保存國內資源傾斜的政策,預計 中國今后幾年依然會是煤炭凈進口國。對于短期走勢,李晶指出,熱煤需求在冬季高峰期過后將趨于緩和,近期國內熱煤現貨價格的上升空間可能有限。相反,今后 幾個月的冶金煤需求應會堅挺,因為隨著氣候變暖,建筑業活動進入旺季。
此外,李晶認為,煤礦整合的速度仍然是2010年的一個不確定因素。山西在去年大舉合并煤礦之后的產量恢復速度,將是今年國內供應形勢背后的關鍵因素。中國國家能源局近期預計,今年各省的整合計劃可能會使中國國內煤炭產量增長率從2009年的12.7%下降至5%。